查看原文
其他

泪目!丹顶鹤女孩徐秀娟牺牲27年后,弟弟也在保护区因公殉职!

2017-12-24 新读写
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

还记得这首感人的歌吗?

走过那条小河,你可曾听说,

有一位女孩,她曾经来过;

走过那片芦苇坡,你可曾听说,

有一位女孩,她留下一首歌。

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?

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?

还有一群丹顶鹤,轻轻地轻轻地飞过。

有一位女孩,她再也没来过

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,

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,

还有一群丹顶鹤,

轻轻地轻轻地飞过。


这是悲歌,更是壮歌。


命运能有多悲情?还记得歌中这位牺牲在沼泽地的养鹤女孩吗?近30年后不幸再次降临,接过她事业的小弟徐建峰,同样因公殉职。

 

信念能有多执著?徐建峰的女儿同样响应冥冥中的召唤,告别繁华都市,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。她说:“只有在这里,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。” 


北纬47度,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这个原始而神奇的地方,佑护着世界级珍禽——丹顶鹤,也流传着一家三代人与仙鹤结缘的感人故事。


1、娟子的传说 


在广袤的黑龙江大地上,嫩江宛转南流,河之东岸有一块夏如翡翠、冬如白玉的大湿地——扎龙自然保护区。这里以栖居繁衍着自然的精灵——丹顶鹤,闻名于世。

 

“在世界仅存的三大丹顶鹤种群中,只有我国的扎龙种群仍生机勃勃地保持自然迁徙。但保护区建立之初,这群鹤也曾处境濒危。”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王文峰说。


据记载,1975年建区之初,丹顶鹤总数仅140只左右。

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


丹顶鹤一身傲骨又极其敏感,人们根本无法接近,保护工作一时不知如何着手。大家发现,当地有一位渔民徐铁林,身怀绝技,他曾经多次遇到受伤的丹顶鹤,救回家养好伤又放飞。


老徐和伙伴们艰难跋涉在沼泽中,在2100平方公里、相当于2个香港面积的保护区内,几乎摸清了每一处鹤巢。大家慢慢发现,“人工孵化+野外散养”的“半野化”保护方式,成活率最高,野性保持最好,而且幼鹤自然地就跟着成鹤南飞了。


徐家长女叫徐秀娟,从小就跟着老徐在火炕上孵鹤。1981年,年仅17岁的娟子因学校停办而不得不放弃学业,选择到刚成立不久的扎龙保护区工作。


她从进鹤场的第三天起,就能独立圈养小鹤,识别鹤的编号、记住每只鹤的出生年月,饲养幼鹤的成活率达到100%,创造了奇迹。


经过她驯化的小鹤,能随她一起唱鸣,在她的带动下跳舞、飞翔


少年时的徐秀娟跟母亲一起喂养小鹤。


娟子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、白枕鹤、蓑羽鹤的饲养、放牧、繁殖、孵化、育雏等技术,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。她还成功协助长影、北影拍摄了电影《丹顶鹤的一家》《飞来的仙鹤》。


她呵护的鹤,每年都会飞往江苏盐城越冬。


1986年5月,徐秀娟突然接到盐城邀请,共同创建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。娟子二话没说,用体温暖着3枚丹顶鹤蛋,奔波了3天3夜,终于来到黄海之滨。


徐秀娟与湿地中的鹤


当时,丹顶鹤人工孵化还属世界前沿课题,即使在亲鹤的羽翼下,温度稍有变化,也会胎死壳中。


我们今天难以想象,娟子究竟付出多少情感,才有了世界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丹顶鹤成功。


更令人惊奇的是,小鹤格外强壮,比正常周期提前20多天展翅飞天。前来考察的中外专家说,这是“爱生奇迹”


“我爱鹤,爱大自然,一起走进荒野,一切不愉快的事儿都忘记了。我愿在茫茫荒原上寻找,寻找理想,寻找友谊,寻找生活的答案。”徐秀娟在日记里记述了她对鹤的热爱。


“我宁可把这一辈子的青春贡献给鹤场,我可以不要舒服,不要金钱,甚至命也不要了。”



然而,这种“半野化”保护方式也伴生着难题,淘气的幼鹤玩高兴了,很容易“走失”。1987年9月15日,又有幼鸟飞走未归。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芦苇荡中蹚水寻找,心力交瘁。


第二天一早,娟子说听到了“宝贝”的鸣叫,没顾上吃饭就又出门了。不想从此永别,她终因疲劳过度,淹没在沼泽里。


那个美丽的女孩,终年23岁,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。于是有了那么一首歌:   

走过那片芦苇坡,你可曾听说,

有一位女孩,她留下一首歌。

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?

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?

还有一群丹顶鹤,轻轻地轻轻地飞过。

……


从此,徐家人每年过年,都会摆上一副空碗筷、一把空椅子。 


2、峰儿的故事


老徐夫妇忘不掉娟子,更放不下这群鹤。


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徐建峰,小名“峰儿”,当时已退伍转业进了齐齐哈尔市的大型国企。


1997年,经父母反复劝说,峰儿放弃城里的工作,回到扎龙,接过了接力棒,一干就是18年。


徐建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


徐建峰对鹤的感情一点儿也不比姐姐少。


2013年7月,8只新孵化的小丹顶鹤生病了,徐建峰抱着它们轮流打点滴,几个小时一动不动,直到小鹤康复后,他才想起自己半个月没回家了。就在发生意外的前一晚,为了确保白天救回来的鹤雏成活,他一直在单位忙碌到深夜。


“这些年,经过徐建峰人工饲养、繁育的丹顶鹤有上百只,每一只鹤都像他的孩子一样。”徐建峰的同事高忠燕回忆说。

18年里,徐建峰开展了丹顶鹤野外散养、繁殖等多项研究,为国家野化丹顶鹤打下了坚实基础。截至2014年,扎龙自然保护区已成功人工繁育丹顶鹤800多只,约占当时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。


然而,不幸再次降临。 


2014年4月,又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,徐建峰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,小鹤马上就要破壳,但那个春天异常干燥,附近时有“荒火”。“可别把鹤巢给烧了。”徐建峰扔下一句话,只身前往看护。


4月18日,领导接到了徐建峰的请假电话,说可能赶不回来开会了。可谁也没想到,第二天,徐建峰因摩托车失控,一头扎进了沼泽。 


在徐秀娟牺牲27年后,徐建峰又献出了生命,年仅47岁。 



在整理遗物时,同事蓦然发现,他的工作证里,珍藏着一张“娟子姐”的照片。 


翻看父亲留下的日记,女儿徐卓发现:“他每天都点滴记录着工作,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,给哪一群鹤做了防疫……” 


“我一定把它续写下去,这样我们就仍然相守。”徐卓说。 


只是,徐家每年过年,桌上又多了一副空碗筷、桌旁又多了一把空椅子。 


3、人鹤情未了 


爱,就是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召唤。 


扎龙独创的“半野化”保护方式,注定护鹤人一直在路上;在沼泽中跋涉,极耗体力,尽管徐家姐弟水性都非常好,但他们当时都太过疲劳了;还有,徐家对鹤的情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,“孩子”处于险境,“父母”是肯定会奋不顾身的。


徐秀娟当年就曾在一张照片背后写道:“我愿意为我所热爱的事业付出一切,哪怕是生命……”


“娟子刚养鹤的时候,有一只鹤叫赖毛子,特别凶。娟子每天就坐在笼子门口,给它喂鱼喂水,任它啄来啄去……后来这只鹤与她形影不离。”徐铁林的徒弟李志刚说。


徐卓说:“鹤是充满灵性的动物,它们有情感。” 


“有一次,我们发现远处燃起荒火,望远镜里却晃动着两个白点。‘不好,有鹤巢’,我们拼命跑过去,果然是一对鹤守着两枚蛋。火线已烧过来,脸都感受到热浪了。可这对鹤却恋恋哀鸣着,不肯离去。直到看我们取走鹤蛋,它们才起身飞起,又盘旋好久。”李志刚说。 


徐卓的笔记本


丹顶鹤一身傲骨、一生忠贞,只要结为伴侣,就会一生相守。如果伴侣受伤无法南飞,那么另一只一定会选择留下,哪怕是面对风雪、面对死亡。 


护鹤人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? 


徐秀娟牺牲时,刚强的徐铁林没掉一滴眼泪。但从此后他不敢听任何关于徐秀娟的歌,也不敢看任何关于女儿的文章。1995年退休后,徐铁林和老伴继续住在扎龙村的老房子里,对丹顶鹤的热爱丝毫不减。


“住在扎龙,我们能感觉他们还活着,还能听到鹤儿的叫声……”黄瑶珍盯着太阳花平静地说。


第一代护鹤人徐铁林黄瑶珍夫妇


“我的姑姑,我的父亲,尽管生命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,但我想他们是幸福的,只是把无尽的思念,留给了我们……” 


徐建峰牺牲的那一年,徐卓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。这位平时的乖乖女坚决向学校提出申请:要求转学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,学习野生动物保护。


学校有意保送她读研,然而,徐卓却放弃了。去年8月,她告别北国名城哈尔滨,毅然回到了扎龙,再次接过了接力棒…… 



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条件艰苦,徐卓从没有丝毫的抱怨。当别的同事早早下班时,她仍在野外监测着禽鸟;当别的女孩衣着靓丽地在商场购物时,她却捂着迷彩服,戴着防蚊帽,蹲在芦苇荡里观测丹顶鹤。


“湿地是地球的肾,保护湿地,我们一起行动!”徐卓办公室的门上贴着这样几个大字。推门进屋,感觉像进到了实验室:丹顶鹤科普图、鹤类迁徙图几乎贴满了墙壁,桌子上也摆满了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《鹤类生物学及饲养管理手册》等专业书籍。

徐卓说,“鸟是衡量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,丹顶鹤需要栖息地。我想守护这片湿地,守护丹顶鹤,像祖辈一样。”


目前,扎龙已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丹顶鹤繁育基地、最优良的基因库。


而老徐夫妇,他们一生只在做两件事:十月丹顶鹤离去,春天迎丹顶鹤归来。 


每当残雪消融,每当丹顶鹤“呦呦”鸣叫着飞过村庄,两位老人知道,他们的娟子,他们的峰儿,他们的孩子们,又回来了……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5230nutrz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
综合自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。更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尽在《新读写》杂志!
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

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


长按二维码  关注新读写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